- 题目:水稻驯化之谜
- 时间:2019 年 03 月 06 号(星期三),美西时间(Pacific Time)6:00 PM
- 地点:YouTube live stream
- 主讲人:汪鸿儒 Postdoc in Rasmus Nielsen’s Lab at UC Berkeley
中文摘要
动植物的驯化奠定了农业文明的基础,也吸引了各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植物遗传学领域重要的模式物种,为回答驯化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模型。目前,关于水稻起源和驯化的研究,遗传学数据得到了看似矛盾的证据,分别指向了水稻的单次或者多次起源。我们通过重新分析栽培稻和野生稻的基因组数据,发现这些矛盾证据的产生,部分原因是由于存在着大量的由栽培稻到野生稻的基因流:我们发现这种基因流广泛存在,这一基因流既通过花粉传播,也通过种子逃逸的途径介导。我们从很多野生稻基因组上的驯化相关位点检测出了与人工选择相关的选择性清除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从栽培稻到野生稻的基因流有着明显的地理分布模式,而这种地理分布模式和不同亚群的栽培稻的种植区域有着很好的吻合。因此,我们认为,野生稻群体实际上是一个杂种群,与栽培稻之间有着广泛的基因交流,因此随着栽培稻的驯化一起共进化。基于这一新的认识,进一步去梳理现有的关于水稻起源研究的遗传证据,我们对水稻驯化的谜题又有哪些新的理解?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以及古DNA技术的发展,我们是否有可能最终得到水稻驯化之谜的答案?切入点在哪里?欢迎您一起加入讨论。